截至2024年6月15日北京时间16:00,伦敦金开盘价为1975.50美元/盎司,盘中最高触及1992.80美元/盎司,最低下探至1968.20美元/盎司,最终收报1985.30美元/盎司,日内涨幅达1.05%。纽约金主力合约(GCQ24)开盘1958.90美元/盎司,收盘1965.70美元/盎司,涨幅0.78%。两大市场金价同步上行,主要受地缘政治风险升温及美元阶段性走弱推动。
国际金价呈现“美欧分化、亚太跟随”特征:欧洲时段因欧元区经济数据疲软,欧元对美元贬值,带动黄金以欧元计价走高;美洲时段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超预期增长,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暂停加息的预期,美元指数从103.50回落至102.80,进一步支撑金价突破1980美元关口。亚太市场则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,上海黄金交易所(SGE)AU9999开盘468.50元/克,收盘471.20元/克,涨幅0.82%,与国际金价形成正向联动。
当日美元指数(DXY)早盘跳空高开至104.10,随后因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5月核心PCE物价指数环比持平,低于预期的0.2%,市场对美联储6月加息概率下调至25%,美元指数快速回落至102.80附近。美元作为黄金的标价货币,其走弱直接降低了黄金的相对持有成本,成为金价上涨的核心驱动之一。
中东地区局势再度紧张,以色列与伊朗在叙利亚边境的军事摩擦引发市场担忧,避险资金加速流入黄金市场。此外,俄罗斯宣布扩大黑海粮食协议退出范围,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上升,进一步强化了黄金的“避险属性”,推动金价突破关键阻力位。
美国5月零售销售数据同比增长0.3%,低于预期的0.5%,显示消费动能有所减弱;而欧元区5月制造业PMI终值降至44.8,连续第14个月处于收缩区间,欧美经济分化加剧了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预期,促使投资者增持黄金对冲风险。
世界黄金协会(WGC)最新报告显示,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290吨,创历史同期新高。其中中国央行连续17个月增持黄金储备,累计增持约200吨,成为全球最大官方买家之一。央行持续的购金动作不仅增加了黄金的市场需求,也向民间投资者传递了长期看好的信号。
SGE AU9999品种当日开盘468.50元/克,盘中最高472.00元/克,最低466.80元/克,收盘471.20元/克,涨幅0.82%。与国际金价相比,国内金价受人民币汇率影响更为显著:当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7.1050升值至7.0950,使得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价格涨幅略高于国际市场。
主流珠宝品牌如周大福、老凤祥的足金饰品价格普遍在480-485元/克区间,较昨日上涨2-3元/克。零售价高于交易所价格的主要原因包括:加工费(约占10%-15%)、品牌溢价(高端品牌可达20%以上)以及渠道成本(商场租金、营销费用)。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,购买实物黄金需综合考虑这些附加成本。
若美联储6月维持利率不变,且美国经济数据持续疲软,美元指数有望进一步下行,金价有望挑战2000美元/盎司关口。但需警惕地缘政治风险的缓和可能导致避险资金撤离,届时金价可能出现回调。
全球央行购金潮将持续支撑金价,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为分散外汇储备风险,大概率延续增持黄金的策略。此外,人工智能、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对黄金的需求(如芯片制造中的黄金消耗)也将逐步释放,为金价提供基本面支撑。
需密切关注以下变量: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节奏、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程度、美国债务上限谈判结果。若美联储意外加息或地缘冲突缓解,金价可能面临阶段性压力。
建议选择银行金条或知名品牌饰品,注重成色(Au9999及以上)和回购渠道。长期持有者可逢低分批建仓,分散成本;短期交易者需关注国际金价波动,避免追涨杀跌。
黄金ETF(如GLD、IAU)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,流动性好且管理成本低;黄金期货(COMEX GC合约)适合专业投资者,需严格控制仓位(不超过总资金的10%)并设置止损。
可通过模拟交易平台熟悉黄金交易规则,学习技术分析(如均线、MACD指标)和基本面分析(如美元指数、经济数据),积累经验后再实盘操作。
总结:当日黄金价格受多重因素共振上涨,短期仍具备上行潜力,但需警惕外部变量的冲击。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,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,切忌盲目跟风。
(注:本文数据来源于路透社、世界黄金协会及上海黄金交易所,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)
图为近一个月国际金价走势,数据来源:彭博社